• 27°C
香港時間:2024921日 (六) 17:32

專題:Topick

恒生指數: 18,258.57

+245.41 +1.36%

科技指數: 3,703.84

+52.28 +1.43%

恒生國指: 6,381.50

+75.99 +1.21%

醫保保費升 一招抗通脹

保險業起風雲

發布時間: 2019/05/27 05:00

最後更新: 2022/03/14 16:19

分享:

分享:

醫保保費十年升近一倍
一招抗通脹

本港醫療通脹嚴重。有研究指出,2017年本港醫療成本升幅乃同期通脹率的6倍;而翻查過去數字,醫療成本升幅往往與醫療保險保費掛勾。假如市民不欲坐以待斃,應慎選合適的醫保產品組合,以較相宜保費獲得同等保障。

根據「美世達信員工福利」發表的《2018全球醫療趨勢研究》,本港醫療成本於2017年按年上升9%,是本港同期通脹的6倍;同時,立法會去年發表的《香港的個人醫療保險研究簡報》(下稱簡報)顯示,香港於2006至2016年間個人醫療保險保費上升超過8成半,反映醫療通脹問題嚴重。

個人醫保保費升近9成

針對醫療通脹原因,私家醫院聯會主席何兆煒認為當中涉及4項主要因素,即醫療科技、新醫療儀器、新藥物,以及投保人的期望(使用新儀器及新藥物)。至於保費增長方面,保險業聯會醫療改革專責小組副主席陳秀荷表示,投保者的賠償記錄、預期醫療服務使用量,以及醫療通脹3大因素均會影響保費的調整幅度,惟她相信,保險公司不會輕易大幅提高保費,以免損失一群年輕且健康的客戶。

翻查政府統計處資料,醫療服務及藥物的物價指數於2006至2016年10年間分別累計上升近35.4%及41%。而立法會簡報亦顯示,香港同期個人醫療保險保費及團體醫療保險保費分別上升86%及93%,反映醫療通脹對保費的升幅有明顯關係。

「墊底費」助紓通脹壓力

受醫療通脹影響,醫保保費勢必按年增長,市民想在成本不變的情況下獲得原有或更全面的保障,選購需要自負額(俗稱「墊底費」)的醫保產品乃其中一個可行方案。

「墊底費」是指投保人就每筆索償需要自行負責的費用。例如當投保人投保一份「墊底費」為2,000港元的旅遊保險,若在旅程中遇到財物損失,即使事後成功向保險公司索償,但賠償金額也會扣減2,000港元。

投保人願意透過「墊底費」負擔部分損失,即其有意避免意外發生,故大部分保險公司推出的「墊底費」保險,其保費均相對便宜,而同類情況亦可見於醫保產品:即使保障相同的醫保產品,有「墊底費」的產品保費會相對便宜。因此,過往不少在職人士會購買一份須「墊底費」的高端醫療保險,然後利用任職公司的團體醫療保險作「墊底費」,以期用較低的保費換取更全面的保障。

承擔開支可減近半保費

不過,由於團體醫療保險一般只適用於在職人士,而當投保人失去工作或處於轉工期間,亦可能會失去團體醫療保障,故「自願醫保」計劃的推出,正好填補團體醫療保險的位置,成為另一個用作「墊底費」的選擇。

以富通保險的「御醫保」特級醫療保障計劃為例,一名35歲的投保人若選擇含18,000港元「墊底費」的保單(全球(不包括美國)),其保費供款為每年9,450港元;若選擇無「墊底費」,其保費供款則為每年22,400港元。而參考目前已推出的「自願醫保」標準計劃認可產品,如保泰的自願醫保標準計劃,35歲非吸煙投保男士的保費可低至每年1,788港元。若結合上述有「墊底費」的醫保,每月供款僅為11,238港元,較直接投保無「墊底費」的保單便宜約50%。

由於投保人願意透過「墊底費」負擔部分費用,故大部分保險公司推出的「墊底費」保險,其保費均相對便宜。信諾香港行政總裁及區域總經理陳宇文指出,市場現時亦有推出含「墊底費」的「自願醫保」靈活計劃,讓投保者有更多選擇,而以公司的團體醫保作「墊底費」,能以較低的保費換取更全面的保障。

治療愈複雜對沖愈見成效

康宏首席產品及策略總監(產品及策略部)梁潘月寶就以不同年齡層的人士、病症及投保策略作比較,顯示手術或治療的複雜性愈高,以「自願醫保」標準計劃作為高端醫保「墊底費」的策略所節省的成本就愈高。「當遇上複雜性較高的手術時,以『自願醫保』標準計劃作『墊底費』的高端醫保,其成本較沒有『墊底費』的低,可見其『性價比』更高。」惟她指出,利用『墊底費』的策略相較直接購買一份自願醫保靈活計劃,後者能享受更高的稅務優惠。

面對醫療通脹及保費上調,梁潘月寶認為以「自願醫保」標準計劃作高端醫保「墊底費」,是其中一項有效對抗醫療通脹的方法,但市民需要妥善協調不同保單之間的理賠程序。「我建議市民若採用此策略,宜購買同一間保險公司的自願醫保及高端醫保,因為在相同的理賠程序及規定下,市民會較容易協調不同保單的理賠程序。」